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協調機制辦公室獲悉,截至2021年12月27日,青海省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查明礦產資源調查和潛在礦產資源評價主體工作全面完成,查明礦產資源調查已通過省級評審驗收。
青海省此次礦產國情調查共確定95個礦種,實現了全省儲量庫所有固體礦產全覆蓋。省自然資源廳細化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各項任務時間安排,建立礦區調查任務“清零”、存疑問題“清零”的“雙清零”制度,并確保調查數據質量。
同時,青海省還專門制定了礦山生產狀態確認表,通過地方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查閱相關資料,調查單位現場核實,礦山企業提供舉證材料,共同確認礦山生產現狀;探索采用高分遙感影像+無人機航拍+現場人員實測的方式,對礦區查明資源利用現狀、重要空間信息等關鍵標識以及壓覆、重要功能區重疊等情況進行外業全面調查;為確切核實鹽湖礦產礦石質量的真實性和空間位置信息,外業調查中除對鹽湖重要鉆孔等進行測量外,還針對采鹵渠、鹽田等重要控制點進行了測量,并對鹽湖水位、礦化度、元素含量進行核實。
目前,青海省收集、整理各類資料1837份,完成了677個礦區內業整理,開展了21個重點調查礦種464個礦區的外業調查,共解決儲量庫存在的問題4.4萬余項,制作礦區平面套合圖等成果圖件2000余張,編制礦區(山)調查成果報告612份,建成礦區級數據庫677個,完成率100%。31個礦種的資源潛力(動態)評價累計圈定最小預測區2277個,共圈定建議部署區35個、綜合資源基地27處,初步建成了全省潛在礦產資源數據庫。
(文章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